中新網河南新聞9月23日電 金秋九月,武漢,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湖小區。大一新生馬振強坐在教室里翻看著一頁頁新書,勾畫著四年美好時光,心中升起陣陣漣漪。
從太行山下到美麗的江城,這一路,18歲的馬振強比尋常人付出了數倍努力,更得到了無數陌生人的幫助。
2009年,被確診為先天性脊柱側彎的他,開始了漫長的治療歷程,年年手術,一直持續到2020年!敖桢X看病、掙錢還債,再借錢看病、掙錢還債”,這個河南輝縣市趙固鎮的農村家庭陷入了如此循環。
病魔無情,少年勵志。馬振強刻苦學習,從小學到高中成績優秀。今年高考后,他以609分的成績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錄取。
喜悅之余也有憂愁,一年下來各類花銷并不少。正當家里準備申報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時,新鄉市東安教育基金會工作人員來到了面前,一番祝福、鼓勵、叮囑的話兒沒落地,5000元愛心助學款已放在了手里。緊接著,鎮上干部、社會企業又送去了5000元!敖衲甑膶W費不愁了!”過去帶兒子看病以淚洗面,這一次母親感動得流淚了。
這是東安教育基金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一個縮影。20多天前,在新鄉市第一中學,東安教育基金會紅色傳承教育活動暨獎學助學儀式舉行,500萬元愛心資金幫助品學兼優準大學生以及獎勵優秀教師2000人。
東安教育基金會由東安控股集團發起,是經河南省教育廳和省民政廳批準成立的非營利公益性慈善組織。除每年定期捐助新鄉市1萬名中小學生外,該基金會每年還培訓1萬人(次)的大學生黨(團)員、優秀少先隊員、學生干部和青年教師,以傳承紅色基因,培養社會主義優秀接班人。
東安控股集團總部位于新鄉市紅旗區,一個民營企業近20年捐資助學不停歇,很多人投去敬意的目光,也在探尋其中的答案。
“我出生在黃河灘區,母親河養育了我,回報社會,義不容辭!焙幽鲜∪舜蟠、集團董事長堵召輝深情地說。
堵召輝深知知識的力量,也感受到經濟困難的窘境,自己初中沒有畢業就早早進入社會打工、創業。工作中,他自學了高中部分課程,也先后在“清北”深造,“從內心來講,我迫切希望發生在我身上的事,不應該發生在當代孩子的身上”。

“幫助困難家庭培養出一個大學生,改變的可能就是一個家庭,甚至是一個家族、一方社會!辈蛔屆恳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,堵召輝力行多年。
在原陽縣黃河灘區,從小學、初中到高中、大學,每年投入120萬元開展全域資助,目前已惠及上萬個家庭。去年,河南遭遇特大洪澇災害,衛輝市成為重災區。新學期開學前,東安教育基金會拿出150萬元善款,紓困解難受災家庭。近20年來,這一大愛善舉已累計資助學生2.5萬人,金額達6000萬元。
“假如沒有勵志獎學金,我的大學生活可能是另外一個樣子,這份獎學金送來了溫暖,更激起了我的奮斗之志!
“我一定回饋家鄉、回饋人民!”
……
在東安教育基金會辦公室,兩年間,3000多封飽含著感激、充滿著青年擔當的感謝信,從祖國的四面八方飛來。
每讀一封信、一行字,堵召輝都深感欣慰、倍感溫暖!熬栀Y助學已成為我人生的一部分,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,我愿作為一輩子的事業去做……”堵召輝說。(劉軍旗)